如果生命之重可以,用我雙手托起,你定是我生命的精靈。
如果愛能夠讓我們,永遠在一起,我一定對它說句謝謝你。
〜刀郎「謝謝你」
親愛的夥伴:
想說聲,謝謝你。
感謝選擇嬰幼兒教育,成為你人生的事業。
感謝選擇中心,成為你事業的伴侶。
感謝選擇我,成為專業上的導師。
古諺:「良師足以興國。」
嬰幼兒教育,雖不坎坷但卻是艱辛難走之路;不是熱門的職業、你們卻願意深耕嬰幼兒領域。
基於嬰幼兒是國家未來的棟樑,學前教育是孩子發展與人格養成的關鍵期,由此可見,你們的職業角色、社會責任之重要,無可言喻。
在中心,與孩子嬉戲的笑聲、伴孩子朗念的音韻、為孩子拭汗更衣的背影,一幕幕讓我的心跳加速、血液流竄、紅熱了眼眶。親愛的夥伴,你們手的溫度、聲音的美妙,也將印刻在孩子們的腦海、心底!他們會有記憶的,曾經,中心的老師們如何以愛擁抱他們,以溫柔灌溉他們成長。而未來,他們也會以愛待人,把愛傳播出去。
假日午后,大雨傾盆,泡杯咖啡坐下來,回想這一年,我們經歷了中心擴增、經歷了人事異動、我報考博士班,過程像外面多變的氣候,晴天、陰天、突如其來的暴風雨。我沒有畏懼、退縮,諾大的勇氣來自於你們和孩子。寶貝們在你們的照顧下收涎、蠕爬、放手走路,一步一腳印,成長明顯可見,不是只有家長喜悅、我也被你們震撼。
所以我堅持,即便是政府托嬰政策不穩定、不明朗,對托育人員的要求與日俱增,我仍願意投入托嬰領域,和你們並肩作戰。除了誠懇地邀請你們,繼續陪伴,對於職場的脈動、社會的現象,有些事想要和你們聊聊……
關於「個人修練」:
「學習,已經不是一個選項」
馬歇‧葛史密斯懇切提醒:「不論你過去是因為什麼技能或方法而能夠有今天的成就,未來,這些方法已經無法再讓你更上一層樓了。」因為世界國際化、環境快速變動,學習已經不是選項,而是必要。
將吸收知識應用在現場,之外,還要不斷成長。然而以什麼方式成長?協會安排的研習、閱讀書報、瀏覽網路訊息、參加各種演講、證照班……進修管道、方式比比皆是。你們要智慧的選擇,調節家庭、工作、個人之間的時間,做最恰當的安排,方能有效能的進步。
「把時間當作預算來管理」
曾經,商周有一集的封面聳動,引起熱烈討論:「下班後,成功者偷偷在做的事」。管理大師彼得克・杜拉克也說:「時間是最珍貴的資源,除非時間管理得當,否則什麼也管理不了。」記得我常分享馬雲先生的名言:「你在賴床,他在鍛鍊,他比你更健康,你在完成今天的計畫,他在策畫明年的計畫,所以他比你掌握更多先機。」
以上種種,無非說明,時間管理的重要性。常言道,機會與運氣是留給隨時做好準備的人;一個人下班後的時間,決定了他的人生高度,同時也決定了他老年生活。親愛的,寧可現在年輕體力好,多儲存「老本」,也不要到老了,還要找「老本」。
關於「團隊目標」:
「團隊合作是一種態度,更是一種能力」
我在書上看見一個笑話。有二個人在馬路上非常勤奮工作。前面的人不斷挖洞,後面的人努力地把前人挖出來的土再填回去。就這樣二人揮汗如雨,不斷工作下去。你們想想,他們為何這樣做呢?原來,他們是在執行種樹的工作。平常是三人一組,一人挖洞、一人放樹苗,第三人把土填回去。只是今天第二人請假,其他二人照常工作。
好笑是吧。想想在中心,我們也經常發生類似情節。無論國內海外、各行各業,團隊合作已經不只是一個態度,還是一種能力。中心裡分工精細,但環環相扣,交接與溝通是必要的工作處理方法。
「勤已經不能補拙」
時代巨輪無情往前推動,網路無遠弗屆。學前教育工作就算不會被取代,本質上也不一樣了。家長、孩子要的不再只是誠懇,要的是更專業的教育與保育服務。因此,我們不僅要團隊分工合作、更要彼此學習交流。我們不要孤星,只懂得自己努力勤勞、不與人合作。更不需要飛來飛去,人緣好卻不採蜜的蝴蝶,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合作的生態環境,才能延續豐富生命。
關於「未來願景」:
「掌握嬰幼兒教育是核心」
任何的組織單位,都要有「核心」,才知道全體方向往哪裡去。我們機構的核心,無庸置疑是「嬰幼兒教育」。主管也好、老師也好,我們要更聚焦核心,關注嬰幼兒、家長,全心全力提升個人專業知能,服務嬰幼兒與家長,建構友善的托育環境。
「學前教育的傳承」
獨善其身,兼善天下。經過多年的訓練與培養,每一位姊妹都能成長進步,獨當一面。同時,還能將專業知識與技能,傳承給甫入職場的新鮮人或者實習生。把我們的熱情與毅力,以愛感染他們、以善影響他們。
我想要給你們每一位「正向的觀念、積極的態度」,和我能給你們優薪高福利是同等重要。文末,要提醒夥伴們,什麼都是其次,健康唯首要。「健康飲食、正常作息、保持運動」,我需要你們不是只有今天明天,我需要你們的是長久的未來。
留得青山在,不怕沒柴山。
我們要攜手一起走的路,很長很長……